材料与化学工程

  • 煤基航煤和生物航煤对喷气燃料储存时间的影响研究

    代佳林;胡彤彤;杜宇腾;李明;李禄生;黄春生;

    为考察煤基航煤和生物航煤对喷气燃料储存时间的影响,将煤基航煤和生物航煤分别加入到喷气燃料中,然后将含有煤基航煤和生物航煤的喷气燃料储存0个月和6个月,按照国家标准《3号喷气燃料》(GB 6537)中的实验方法对喷气燃料的10余项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储存时间为0个月时,含有煤基航煤和生物航煤喷气燃料的理化性质符合国家标准《3号喷气燃料》(GB 6537)要求;储存时间达到6个月时,煤基航煤质量分数为50%和70%的喷气燃料的水分离指数和水反应不再符合国家标准《3号喷气燃料》(GB 6537)要求。喷气燃料储存一定时间后,应关注其理化性质的变化。

    2025年03期 v.33;No.11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 基于柱后增强电离质谱法定性分析OLED材料中低含量且难电离杂质

    潘统很;徐炫宗;戴雷;

    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高纯体材料中质量分数仅为0.13%的杂质进行结构解析,在DAD与Q-TOF检测器之间增加一个用于泵入助电离溶剂的柱后补偿泵,并在进入质谱前再增加一个微型混合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幅提高目标物的质谱响应值。根据杂质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及质谱同位素丰度比、质谱碎片等信息推测出杂质结构,并通过反合成法进一步确认了所推测结构的准确性。

    2025年03期 v.33;No.113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机械与动力工程

  • 电池箱用铝合金表面SiC-MAO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研究

    杨晓宇;刘俊华;李嘉哲;刘乙达;

    在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C颗粒,对6061铝合金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制备了SiC-MAO复合膜层,并以不添加纳米SiC颗粒的情况下制备的单一MAO膜层为对照。在含有3.5%NaCl浓度的电解质环境中,采用多步骤的方法探究其对材料电化学性质的影响。首先,在一系列预设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了详细的电化学测量,包括开路电压的实时监测、电化学阻抗谱的精细解析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的绘制。揭示了温度变化对电化学反应速率的深刻影响。为了观察腐蚀过程的微观变化,使用高精度光学显微镜对比了样本在实验前后的大小尺度外观形态。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分析(EDS)测定了样品表面的细微结构及氧化膜形成前的元素分布情况。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膜在腐蚀前后的成分及氧化过程中的相变和晶体结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C-MAO复合膜层较MAO膜层更均匀且表面微孔更小。同温度下,SiC-MAO复合膜层较MAO膜层的耐腐蚀性更好。

    2025年03期 v.33;No.113 13-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 变截面梁的刚度等效方法研究

    刘坦辰;张九菊;吴家辉;许宗嗣;张昊奕;蒋晨薇;温博帆;赵慧婷;

    为了研究变截面梁在受到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规律,针对矩形变截面梁建立了力学模型,分别利用应变能原理和力矩-面积第二定理做变截面梁的等效,并针对悬臂梁结构计算自由端处的挠度,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力矩-面积第二定理与有限元结果较为一致,针对该方法进行公式推导,得出矩形变截面梁大端与小端的高之比对变截面梁刚度变化的影响,所得到的函数关系式可预估变截面梁的等效刚度,该方法可为变截面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变形计算提供指导。

    2025年03期 v.33;No.113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多托盘旋流沉砂池流动特性和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吴比;宋赛;石熠;赵恒威;王余豪;

    我国城市污水含砂量普遍较高,且相当部分为粒径小于200μm的细砂粒,现有的沉砂池对细砂粒去除效果不佳,为了减小占用面积、提高处理性能,提出一种新型多托盘旋流沉砂设备用于污水处理厂进水预处理。并开展了多托盘旋流沉砂池的结构设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ANSYS Fluent并引入DPM离散相模型对其内部流场和分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以除砂率作为性能评价指标,考察了托盘数量、托盘直径、托盘倾角等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借助响应曲面法(RSM)对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托盘数量4个、托盘直径为0.16 m、托盘倾角为40°,对100μm砂粒去除效率为98.16%。针对最优结构参数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验证多托盘旋流沉砂池对不同粒径细砂颗粒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025年03期 v.33;No.113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油气与储运工程

  • 酸性红壤地区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腐蚀行为研究

    赵文祥;左玉磊;付志明;刘凯;

    通过电导率仪、离子色谱仪和pH计等对赣南地区3份酸性红壤进行理化数据检测,并配置相应的土壤模拟溶液。采用浸泡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技术研究了L415管线钢在3份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3份土壤溶液均呈酸性,其中土壤溶液1与溶液2的电导率高且pH较小,导致管线钢试样在这2种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显著高于溶液3。通过对腐蚀产物进行表征分析发现,3份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产物主要是Fe_3O_4和FeOOH。在溶液1与溶液2中,试样的腐蚀产物膜较疏松,而在溶液3中试样腐蚀产物膜较致密,且腐蚀产物含有少量Fe_2O_3和Fe(OH)_3。

    2025年03期 v.33;No.113 34-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 渤海P油田注水配伍性及结垢规律研究

    张博文;李国良;王海更;王庆龙;陈楠;

    渤海P油田主要使用油井生产水和过滤海水为注水水源,近年来,因注水配伍性差而出现油水井管柱腐蚀结垢、注入压力升高等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使用低矿化度、低硫酸根离子的实验水替代海水,与油田生产水混合后注入。通过一系列实验,评估了油田不同水源混合后的注水配伍性及其结垢趋势,结果表明,实验水的引入可有效降低结垢量。该研究结果为P油田的长期注水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2025年03期 v.33;No.11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油田开发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刘珊珊;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低渗、致密、超深、高温等非常规油气藏的转变,油田地质构造条件更加复杂,需要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技术,以提高油气藏的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目前,随着油田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使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向更高水平的集成工作流程、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分析迈进。介绍了油田开发地质领域在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的研究进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可以不断优化和调整开发方案,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在油田开发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基于勘探开发数据中台的油田开发地质应用系统构建方法,为推动中国油气上产稳产、提升勘探开发智能化水平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3;No.113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信息与控制工程

  • 基于硅基微环谐振器的平顶光学滤波器研究

    宫原野;陈晨;伍旺旺;王子豪;余良;丁当;林永安;

    基于硅基微环谐振器设计了一种平顶光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微环谐振器级联对称耦合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构成,采用信号流图法(SFG)建立器件模型及推导输出端的传递函数。仿真结果表明:设置微环谐振器周长为60μm,端口耦合系数为0.7,微环谐振器间耦合系数为0.01,微环谐振器与MZI间耦合系数为0.23,在滤波器输出端具有“矩形状”的输出光谱。与传统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余弦型输出光谱相比,滤波器顶部的平坦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与MZI-RA型光学滤波器相比,滤波器在3 dB带宽、消光比、精细度的性能参数上有了显著提高。

    2025年03期 v.33;No.113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环境与安全工程

  • 环氧乙烷灭菌消毒装置工艺危害与防范对策

    孙谞;王胜男;隋红宾;

    环氧乙烷作为一种高效杀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灭菌消毒等领域。由于环氧乙烷闪点低、爆炸范围宽、毒害性高,使用过程中存在多种工艺危害,国内外企业事故时有发生。笔者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环氧乙烷灭菌装置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HAZOP方法对环氧乙烷灭菌消毒装置的工艺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场调研提出环氧乙烷灭菌工艺危害综合优化措施,为环氧乙烷灭菌消毒企业完善工艺设计、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供帮助。

    2025年03期 v.33;No.113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教学与管理

  •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

    林世静;刘姗姗;王萍;马磊;佟拉嘎;郭志武;陈赤阳;

    新时代背景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规范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政的开展形式和考核方式,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挖掘出更多真实、贴合学生专业的思政案例,并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将其有机地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我的分析和判断,自然而然形成正确的观念是确保课程思政持续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探讨了有机化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三要素、四体系、五步骤”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由学生兴趣引发,于专业剖析开始,最终成就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育人成效。

    2025年03期 v.33;No.113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 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考核满意度与压力差异研究

    郭晓晔;李思琦;张胜红;

    为了解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考核满意度及考核压力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展开调研,结果表明: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考核总体满意度和压力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外,科研考核满意度和压力在青年教师的年龄、研究领域、婚姻和生育状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职称序列方面则存在一定的边缘显著性差异。建议从科研考核周期、考核结果利用的充分性以及分类评价体系的精细化等方面入手,以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考核满意度并缓解其科研考核压力。此外,应重点关注35岁以上、教学型、从事人文社科领域研究、已婚及已生育青年教师群体的科研考核满意度与压力状况。

    2025年03期 v.33;No.113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 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孙其宁;

    通过文献综述、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以及实验研究并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适切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POA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POA是一种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学用分离”问题,值得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广。

    2025年03期 v.33;No.11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 征稿简则

    本刊编辑部;

    <正>《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是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及工艺、高分子化工及材料、工业分析、化工设备与机械、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自动化及计算机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文献综述等。《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热忱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竭尽全力为作者和读者服务。

    2025年03期 v.33;No.113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