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化学工程

  • 铝合金表面油胺/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耐磨性

    于佩航;朱鑫彬;左佑;张优;陈飞;

    为提高铝合金表面耐磨性能,采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硅酸盐电解液中对2024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制备微弧氧化陶瓷层;然后通过浸泡法在陶瓷层表面覆盖一层油性涂层,形成复合膜层,以期提高铝合金表面耐磨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观察复合膜层的表面形貌及物相组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复合膜层的表面粗糙度;利用摩擦磨损试验仪分析复合膜层的摩擦系数。在SEM的观察下复合膜层比微弧氧化陶瓷层更为平整。另外,AFM的结果显示复合膜层的表面粗糙度比微弧氧化陶瓷层降低了73%左右;摩擦磨损检测显示复合膜层的摩擦系数在0.1左右,波动幅度较小,而微弧氧化陶瓷层和铝合金的摩擦系数达0.4左右,波动幅度较大。

    2018年02期 v.26;No.84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8K]
  • 镁合金表面HA/CNTs涂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孙塬;卢益民;谢小辉;马慧娟;刘淑晶;顾艳红;

    为了提高生物镁合金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耐蚀性能,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加入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HA/CNTs)复合粉体添加剂,制备HA/CNTs复合涂层。分别对制备的HA/CNTs复合粉体和HA/CNTs复合涂层进行表面形貌和物相组成分析,并对HA/CNTs复合涂层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CNTs复合粉体在微弧氧化过程中能均匀地沉积在镁合金表面,结晶良好且无任何杂质;与HA涂层相比,HA/CNTs涂层具有较小的腐蚀电流密度值和较大的阻抗值。此外,在SBF中浸泡4d后,HA/CNTs复合涂层表面出现大量的亚微米级颗粒产物且没有任何腐蚀裂纹。

    2018年02期 v.26;No.84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4K]
  • ~(13)C标记和未标记果糖化赖氨酸“一釜法”合成工艺的研究

    刘博;李丹丹;王腾;

    为了能够快速、高效合成果糖化赖氨酸及其~(13)C同位素标记物,分别以~(13)C同位素标记、非标记的葡萄糖和Fmoc保护赖氨酸为原料,通过对阿马德里反应与Fmoc脱除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建立了串联"一釜法"合成工艺。该方法大幅提升了果糖化赖氨酸的合成效率,为实现果糖化赖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018年02期 v.26;No.8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机械与动力工程

  • “稀土-铝”助燃催化剂的研制及其缓释装置设计

    赵金;李浩楠;徐银;郝保红;张引朋;

    以铝酸钠、盐酸及稀土元素为主要原材料,在控制水热温度、时间以及选择适宜种类添加剂等条件下,采用水热一步合成法进行基于汽油添加剂用稀土-氧化铝有序介孔复合材料的工艺的优化及分子结构微观调控,实现分子原子级别的"自组装",合成亚稳态的高聚集"稀土-铝"有序介孔前驱体。分析水热过程中稀土氧化铝有序介孔材料的成核机理、界面模型以及成长机制。在后置式三效催化器设计基础上,提出汽车尾气催化助燃前置装置的设计理念,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模拟分析。

    2018年02期 v.26;No.84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1K]
  • 卷扬式长冲程抽油机的性能测试研究

    郭强;丁乔;孙晓红;

    卷扬式长冲程抽油机是为了满足油田开发工程中低液量油井的生产需要而研制的智能化采油装置,通过卷扬机来控制抽油机行程的卷扬式长冲程抽油机,冲程最大可达50m。采用以现代变频调速技术为基础的抽油机柔性控制技术,改善整机的运动特性及机械效率,实现了智能化采油。在标准模拟试验井上进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测试,对卷扬式长冲程抽油机在不同动液面条件下的泵效、系统效率、电机发电、吨液百米耗电等性能进行评价,为其在今后的生产实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2018年02期 v.26;No.8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信息与控制工程

  • 多机联网印染厂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张睿平;张吉月;左海涛;李建鸿;

    大型印染企业多采用传统的仪表和继电器组合、控制参数人为经验给定单机控制方案。这种控制方案会出现工艺水平差、工作效率低以及柔性差等问题。染色温度作为影响染色工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常规PID控制存在着调节时间长、易超调和超调后冷却时间长的问题。利用系统辨识的方法确定被控对象模型,使用分段PID的方法抑制温度的超调,降低了30%的调节时间,减少了因人为误操作对控制过程的影响。并针对现场分布区域广、台数多、染色程式多的单机控制式染色机,提出一种基于机联网的工业控制方式,将控制工艺在多个设备进行集中发布。形成了控制程式的实时预置与选择以及控制过程数据的记录与查询的多机联网控制系统。

    2018年02期 v.26;No.84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基于VRP的虚拟校园的设计与建设

    张志鹏;王超;徐文星;李乾;赵佩;叶丽诗;

    针对虚拟校园建模复杂的问题,采用3ds max中的建模方法,有效减少了工作量并提高质量;针对校园漫游中建筑物,利用VRP设计进行信息展示,方便用户灵活查询建筑物信息。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采用Autodesk CAD绘制了校园CAD平面图,完成了3ds max校园场景建模及VRP开发交互功能,构建了虚拟校园,再现了校园场景,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在虚拟的校园中漫游,环绕建筑物观察,获取建筑物信息,以达到熟悉校园的目的。

    2018年02期 v.26;No.8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学生关联信息的应用研究

    崔超;

    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为提高学生信息处理效率,使用数据关联工具管理学生信息,利用学生学号建立数据关联存储,在多张数据表间创建一个在逻辑对象关键属性值上有对应关系的物理数据子集,使数据检索速度加快,提高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工作效率。

    2018年02期 v.26;No.84 37-4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基于组态软件葡萄酒酿制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

    李洋;牛瑞奇;田虓;

    葡萄酒酿制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控制好葡萄酒酿制过程的温度将直接影响葡萄酒的质量。通过MCGS组态软件实现对发酵罐温度进行监控的软件设计,完成远程监控。在触摸屏和计算机上能够显示发酵罐状态动画,控制温度并进行设定,查询报警信息和历史数据、图表。在软件内可以编写运行策略实现自动控制,通过数据的转发实现计算机端和触摸屏端共同控制。通过连接MCGS触摸屏TPC7062和西门子PLC-S7200实现葡萄酒厂酿制过程中发酵罐内的温度的监控,提高葡萄酒的生产质量。

    2018年02期 v.26;No.8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3K]

过程与储运工程

  • 携砂管流临界输运特性研究进展

    王飞;王运;郑利军;王立佳;王凯;

    在含砂油气集输管道中,如果流速控制得过小,砂粒则会在管道底部发生沉积,导致管道流通面积减小甚至完全堵塞、砂层下腐蚀穿孔、清管频繁或"卡球"等诸多问题;而流速太大,则可能造成管道弯头等管件的冲刷破坏,因此研究携砂管流的临界输运特性至关重要。分析了携砂管流面临的沉积、冲刷等流动安全问题,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固体颗粒在液体管道与在多相流管道中输运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指出了悬浮液中颗粒浓度远高于油气集输管道通常遇到的浓度,其关联式不适用于油气集输管道,不同流型下砂粒的沉积-冲蚀一体化模型将是油气集输管道下一步急待研究的课题。

    2018年02期 v.26;No.84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基于响应面与遗传算法的液力透平叶轮优化设计

    花亦怀;黄宁;李振林;苏清博;褚洁;

    建立了基于试验设计、响应面近似和遗传算法优化的液力透平叶轮优化设计方法。通过ANSYS CFX数值模拟得到其外特性,原始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外特性吻合较好。以设计工况下的水力效率和扬程为目标函数,利用响应面方法(RSM)分别得到设计参数与目标函数之间的显式表达式,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得到最优叶轮参数组合。优化后水力模型效率提高3.2%。结果表明,响应面方法与NSGA-Ⅱ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适用于液力透平叶轮的优化设计。

    2018年02期 v.26;No.8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7K]
  • 板北油田不加热集油问题研究

    韩善鹏;贾治渊;赵芸黎;李鸿英;张劲军;韩方勇;吴浩;杨艳;白晓东;

    板北油田不加热集油的关键问题是凝油黏壁导致的集油管道摩阻上升以及井口回压上升。通过建立能够模拟集油管道管流剪切的搅拌流模拟装置,针对80%的高含水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80%高含水原油的起始黏壁温度为17.5℃,低于原油凝点2.5℃,该温度可作为不加热集油的热力边界条件。采用PipePhase计算软件建模,以集油温度不低于17.5℃为依据,分析发现板北油田可进行不加热集油。

    2018年02期 v.26;No.84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 基于C++AMP的两相并行SPH流动模拟

    梁光川;郑达;周军;文韵豪;何承宏;

    随着多相流技术在石油工业的地位的提高,对多相流动数值模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基于网格的数值方法如FDM和FEM处理运动交界面位置时十分困难,近些年兴起的无网格方法则善于处理该类问题。SPH是无网格方法中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相比其他无网格数值方法,基于粒子构架的性质使得SPH法在追踪相间边界的移动变化上有天然优势。为提高程序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对SPH两相流动模拟进行了并行化处理,并行手段为在GPU上使用C++AMP技术。GPU有利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的并行化处理,与传统异构计算技术如CUDA和OpenCL相比,C++AMP在GPU上的并行处理无需预编译,更加简便。通过算例对串行和并行SPH两相流动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并行后的程序有显著的效率提升。

    2018年02期 v.26;No.84 61-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架空蒸汽管道水力热力联合计算模型研究及应用

    阿拉木斯;范世东;

    针对蒸汽管道存在的高能耗、低效率、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通过导出蒸汽稳定流动公式、稳态导热公式和热流量公式建立了架空蒸汽管道水力热力一体化计算模型,并用IAPWS-IF97公式获得较为精确的蒸汽状态参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管道温度和压力计算误差均在8%以内,模型计算精度较单纯水力计算有很大提升。该模型可为架空蒸汽管道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确定合理的运行参数及蒸汽管道的设计提供依据。

    2018年02期 v.26;No.84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应用数学与物理

  • 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三相流化床气泡边缘检测

    杜建卫;

    针对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气泡图像的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边缘检测方法,以二次样条函数构造二维小波函数,并应用于三相流化床气泡的边缘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清水中的气泡图像,该方法好于传统边缘检测方法。为了更好地检测浑水中的气泡边缘,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函数构造方法,在应用于三相流化床气泡边缘检测中,无论是清水还是浑水下的气泡图像,都获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

    2018年02期 v.26;No.84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1K]
  • GAMLSS模型在我校英语四级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吴春霞;刘新红;游世超;王秀梅;武世豪;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借助统计软件对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与学业成绩、高考成绩等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2种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采用了GT分布和RG分布拟合,分别建立了GAMLSS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和系数进行了检验;同时对2种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四级情况进行了比较。

    2018年02期 v.26;No.84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 矩阵分块的一点应用

    章联生;任正民;

    通过矩阵的适当分块,并借助于矩阵的相关知识,得到了高阶矩阵的秩、行列式以及逆与低阶矩阵相应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把高阶矩阵的秩、行列式及逆的问题转化为低阶矩阵的相应问题来处理,为计算机处理高阶矩阵问题提供简化算法。同时,所得结论极大简化了系统理论一些已有的重要结论的证明,最后给出具体的算例以证实方法的有效性。

    2018年02期 v.26;No.84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本刊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正文中引用文献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1)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起讫号"-"。

    2018年02期 v.26;No.84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下载本期数据